阿根廷比索大跌(阿根廷比索暴跌30背后挥之不去的庇隆主义幽灵)

大政府高福利政策的“庇隆主义”在阿根廷已经非常根深蒂固了,以至于从弗朗迪西到梅内姆再到马克里,任何一个想改变它的人都会被碰得头破血流。都明白只有彻底摧毁“庇隆主义”才能使阿根廷经济重生,但这又谈何容易。

2019年8月12日阿根廷《国民报》称,投票结果显示,马克里在初选中获得32.08%的选票,其主要竞争对手、由前总统克里斯蒂娜推举的费尔南德斯得票率为47.65%。初选结果将决定各党派的最终候选人,这一差距意味着反对派极有可能会在10月27日的第一轮投票中直接胜出,不需要在11月进行第二轮投票。

路透社称,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日内跌幅一度扩大至30.3%,当日收贬15%至53.5比索。阿根廷主要股指MERVAL收盘时下跌31%。针对阿根廷债务违约的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阿根廷《号角报》称,阿根廷金融市场12日的表现是2001年以来最差的一天。

民粹派将上台?

而市场担心如果此次民调领先的费尔南德斯获胜,将提倡反紧缩政策(即宽松政策),提出向退休人员提供免费药品,为普通工人提高工资等,阿根廷政府的预算可能会再度膨胀,从而危及IMF对于阿根廷的经济援助。交易员们担心,这场选举是一个信号,表明该国可能会考虑回归货币和资本管制等政策。

费尔南德斯是阿根廷前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基什内尔推荐的候选人。

在克里斯蒂娜与其丈夫基什内尔在任阿根廷总统期间,他们推行被称作“基什内尔主义”的经济政策,他们在台上时都反对1980年代后流行的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保护阿根廷的工业,不允许进口阿根廷工业自己可以生产的产品并且扩大社会福利。基什内尔主义强烈反对当时美国所追求的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拒绝签署《美洲自由贸易区协定》。

基什内尔曾经说过国家应该在社会存在不平等分配的时候,充当一个调节人、修补者的角色。基什内尔夫妇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鼓励居民消费,加大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补贴,追求社会平等包容的这套政策人们看起来有些眼熟,确实这套政策是对阿根廷这个国家目前仍有巨大影响力的胡安•多明戈•庇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实行过的。

阿根廷比索大跌(阿根廷比索暴跌30背后挥之不去的庇隆主义幽灵)

庇隆的这套政策称作“庇隆主义”,而基什内尔夫妇是“庇隆主义”的崇拜者,基什内尔青年时还是“庇隆主义青年团”成员,这是阿根廷最主要的政治势力正义党(又名庇隆主义党或庇隆主义运动)的外围组织,并且在1982年,阿根廷军政府风雨飘摇,基什内尔还创立了自己的派别“庇隆会”。所谓的“基什内尔主义”不过是“庇隆主义”的现代版罢了。

庇隆主义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根廷就是一个高收入国家,阿根廷因出口大量粮食和牛肉而被誉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它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则被视作“南美洲的巴黎”。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当人们形容某人腰缠万贯时,常说“他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席卷全球的1929年经济危机后,阿根廷开始走下坡路,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后,阿根廷经济跌到谷底,直到1946年庇隆通过政变上台。庇隆上台后提出“政治主权,经济独立和社会正义”三大纲领性口号包括了庇隆主义的全部理论内容,是庇隆主义的精髓。

在经济上庇隆主张把国家经济从监护、控制和支配它的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下彻底解放出来,主张外资企业国有化,限制外国资本的发展,加强国家干预,支持国营和本国私人工业的发展、逐步改变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他强烈地反对美国和英国,没收了这两个国家在阿根廷的大量资产。他致力于推进国家的工业化,于1947年颁布了旨在发展国有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此外庇隆还主张实行社会福利和社会改良,提高劳动人民的社会地位,主张“人道地使用资本”,迫使资本家为工人增加工资、安排就业,改善工人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待遇等,庇隆这套大幅度增加工人工资和福利,并将部分外资企业收归国有,拒绝偿还对外债务,强调发展民族经济的左翼福利社会经济政策在当时受到以工会为主的阿根廷中下层民众的欢迎,庇隆将工业与公共设施收归国有,提升工资与工作环境,并为弱势群体带去空前的社会救济,并几乎实现了充分就业,而阿根廷不仅偿还了所有外债,并且成为50亿美元的债权国,而在将法国英国运营的铁路收归国有后,阿根廷的铁路运营达到12万公里,并且此期间收音机销售增长超过600%,电冰箱销售增长218%。

但是庇隆的经济政策为了迎合民粹主义和劳工阶层,大规模的关税壁垒围绕阿根廷的产业建立起来并得以持续。一方面,政府对进口工业品和出口的农产品都征收很高的关税,具有优势的阿根廷农牧产品出口急剧下滑,而国外廉价高效的机器也因为昂贵的关税无法进来,阿根廷经济得以腾飞的翅膀被砍断,也失去了国外的资金来源。

另一方面,阿根廷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却又配套齐全,必须依赖着政府巨额补贴或隐性补贴维持生存,同时劳工福利支出大幅度增加,而且阿根廷腐败也越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庇隆政府只能以超发货币和提高通胀的方式来维持阿根廷经济的高增长,但这很快耗尽了二战后积累的巨额外汇,出现高赤字、高通胀、高失业率。庇隆的执政基础也被动摇,1955年的一次军事政变后,庇隆被赶下台,流落他国。庇隆虽然离开阿根廷,但是“庇隆主义”在阿根廷却扎下根来,尤其是庇隆和工会的密切关系,使得庇隆仍然在阿根廷有着巨大影响力。

后庇隆时代: 梅内姆的摇摆

庇隆离世后阿根廷经济陷入停滞,从1975年到1990年,实际人均收入下降了20%以上,抹去了近30年的经济发展成绩。从1975年开始,通货膨胀急剧加速,从1975年到1991年,年均通货膨胀率超过300%,物价飙升,阿根廷的经济体系处于崩溃边缘。

军政府执政后期,只好以1:10000发行新币取代旧有货币,在英阿马岛战争后,军政府倒台。阿根廷不得不接受IMF援助,但是其后阿根廷又出现了债务违约情况。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1989年梅内姆就任阿根廷总统,他上任后立刻对阿根廷经济进行当时流行的“休克疗法”以解决阿根廷经济存在的顽疾,他把公共支出减少到低于政府收入的水平,并发展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也大力进行国有企业私有化,减少国家对企业的补贴,并再次发行新货币而且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而中央银行不得为政府财政赤字融资,必须严格依据国家外汇和黄金储备发行货币,其国际储备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低于基础货币总量。

梅内姆的一系列改革成果,使得困扰阿根廷多年的高通胀降了下来,通货膨胀率从1991年的94%下降到1992年的17.6%,到1994年已降低至近4%。阿根廷经济开始复苏,重回上升通道,实际GDP在1991-1998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接近6%,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较低的通胀率,增强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1991年国外直接投资突破20亿美元,1996年达到42.85亿美元,创下当时新高。

但是由于大量私有化后国有企业的大量雇员被解雇,失业率上升到10%以上,而一些低收入者,如退休人员和国有工人,在工资仍然冻结的情况下,又受到增税的影响,一些省份陆续出现了骚乱。

于是梅内姆被迫重拾以往庇隆时代的经济政策,恢复一系列社会福利计划以及在一些经济领域的保护主义政策,这使得阿根廷刚刚有起色的经济再次受到打击,政府预算马上再次陷入赤字状况,而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又将阿根廷的经济推向更加恶化境地,阿根廷不得不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

但是这无法阻止阿根廷经济滑向深渊,2001年12月,一系列存款挤兑开始对银行体系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导致阿根廷当局实施了部分存款冻结。由于阿根廷不再符合扩大后的IMF支持项目的条件,IMF决定暂停援助阿根廷。到2002年底,经济自1998年以来萎缩了20%。在两年的时间里,产出下降了15%以上,阿根廷比索贬值了四分之三,登记失业率超过了25%。阿根廷的收入贫困从2001年10月已经很高的35.4%上升到2002年10月的54.3%的峰值。

基什内尔与克里斯蒂娜

阿根廷恶化的经济导致现代版的“庇隆主义”者基什内尔的上台。

虽然基什内尔上台使得阿根廷经济稳定了一段时期,2008年金融危机后,尤其是在其夫人克里斯蒂娜执政后期,阿根廷经济再次陷入危机,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和资本外逃导致该国的美元储备迅速枯竭,促使政府在2012年6月严重限制美元的使用。到2014年5月,私人部门预测的年通胀率为39.9%,为全球最高水平之一。

面对不断上升的外债,克里斯蒂娜政府再出招,宣布阿根廷国会将立法出台保障各位债权人的《未来发行权利》法案,根据该法案阿根廷政府将对外债进行减记或展期。虽然克里斯蒂娜政府说服了不少债权人,但是随着美国纽约法院裁定,该国在支付任何外汇债券持有人之前,必须向2001年违约的其余债券持有人支付欠款,这被阿根廷政府拒绝,事实上形成了阿根廷政府的债务违约。

在2015年马克里政府上台后,开始清理基什内尔夫妇十二年留下的烂摊子,他削减了出口税,解除了货币管制并解决了基什内尔政府遗留的与债权人的争端,使得阿根廷恢复进入国际市场筹资,大幅提高利率到25%,抑制了通胀,虽然2016年阿根廷经济萎缩1.6%,但是2017年恢复了2.9%的增长,阿根廷经济出现了缓慢复苏迹象。但是马克里政府依旧不能解决“庇隆主义”造成的阿根廷经济病根。

当前阿根廷外债已经占到GDP的70%,失业率达到10%,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通货膨胀率接近60%,当马克里呼吁民众继续过紧日子时,民众却将选票再次投向了“庇隆主义”者基什内尔时代的传承者费尔南德斯。

大政府高福利政策的“庇隆主义”在阿根廷已经非常根深蒂固了,就如同阿根廷经济的癌症一样,以至于从弗朗迪西到梅内姆再到马克里,任何一个想改变它的人都会被碰得头破血流。都明白只有彻底摧毁“庇隆主义”才能使得阿根廷经济重生,但这又谈何容易,即使英国二战后最优秀首相撒切尔夫人都没有做到彻底摧毁英国的高福利制度,阿根廷的经济未来可能依旧在“庇隆主义”下苦苦挣扎。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曾岱

发布于 2023-02-07 15:02:07
收藏
分享
海报
360
上一篇:台湾银行汇率换算人民币(台湾人民币存款余额降至五个月来新低) 下一篇:民生证券(屋漏偏逢连夜雨董事长被查后第一大股东持股又遭冻结 民生证券部分业务停摆)
目录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